韓國,作為與世界當代藝術接軌較早的國家,其當代藝術以多元化性格被世界矚目;韓國當代藝術,作為亞洲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與日本,東南亞一樣在經過長期的醞釀后,終得市場青睞。如今,不僅韓國當代藝術家活躍在世界各地,與此同時,韓國畫廊亦在融和各國藝術,為世界當代藝術提供著廣闊的交流平臺。
即將到來的CIGE 2009(第六屆中藝博國際畫廊博覽會)共有13家韓國畫廊參展,除了阿拉里奧,gallery 2,阿特塞地,泉水邊,琴山,韓之演等熟面孔外,更有以Juliana為代表的韓國畫廊新力量加入,而gallery2,阿特塞地,泉水邊,琴山,韓之演等在延續(xù)以往參展路線的同時亦有嶄新亮相。
成立于2007年的Gallery2 畫廊今年又一次來到CIGE,除延續(xù)以動漫風格見長的Dongi Lee和 DonghyunSon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外,另有設計類的作品展出。來自Gallery 2的藝術家Jackson Hong生于1971年,1999年完成在首爾國立大學視覺與工業(yè)設計的碩士學位后,飛赴密歇根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攻讀3D設計碩士學位,并在2007年獲得德國斯圖加特索利圖德宮學院(Stuttgarter 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國際獎學金. 2008年Jackson Hong的第四個個展“為現實世界而設計”在Gallery2成功舉辦。一直以來,Jackson Hong都在以其作品向世人展現設計的不確定性與現實世界的混合體。一方面,他的作品表現設計品渴望能將其未來性及無法估計的價值能對現實世界有所影響,而這種未來性和價值又往往被經濟、政治所限制;相反,在另一面,他的作品又趨向于展現消費者及使用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設計改變生活。
占據酒廠•藝術園頭號位置的阿拉里奧北京是韓國阿拉里奧的一個新的分支。阿拉里奧北京不僅提供國際當代藝術體驗,同時也肩負將亞洲藝術家推向更廣闊舞臺的使命。在這里,阿拉里奧為東、西方對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展開活躍而富有創(chuàng)新的平等對話的平臺。
今年的阿特塞帝不僅帶來了Park Seung Mo與 Lee Jae Hyo(李在孝)為代表的雕塑、裝置藝術,另有藝術家Hiroshi Kobayashi(小林浩)、張弓的架上作品。與用鋁線解析情緒并一度獲得韓國Newcore 藝術大獎賽優(yōu)勝獎及韓國國家雕塑藝術大獎賽(the Sculpture in the Korea National Arts Contest)特別獎的雕塑藝術家Park Seung Mo(樸勝模)相反,裝置藝術家Lee Jae Hyo(李在孝)更喜歡于樸素的原始素材中萃取自己的藝術菁華。日籍藝術家Hiroshi Kobayashi(小林浩)的繪畫將布偶置于幻想空間,帶著純凈的童趣;張弓的Noya引領我們步入另一個兒時夢想中的卡通偶像大集合。
2008年泉水邊以藝術泰斗樸棲甫的系列作品《描法》解析了何謂韓國藝術的經典之作,2009年泉水邊忽而華麗轉身,轉以專注于亞洲年輕藝術家的Mapping Asia 單元。本次泉水邊的年輕藝術家Hee Jung Yoon畢業(yè)于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傳達設計及建筑學專業(yè),并于2008年在泉水邊畫廊(首爾)舉辦了自己的首次個展“石頭的故事(Story of Stones )”。興趣于自然的Hee Jung Yoon認為大自然給予人類陽光、空氣,水以及無限的包容,卻從不計較回報。其本次的參展作品Forgotten Sense(被遺忘的感覺)便用20塊石頭雕刻作品及3組視頻傳達了無限的自然這一理念。
琴山畫廊于1992年在韓國首爾瑞草洞建館,自1997年遷至首爾市鐘路區(qū)舉辦ROSEMARIE TROCKEL遷館紀念展以來, 展覽方向由以韓國現代藝術家作品為主轉以關注當代藝術,進行裝置、媒體、繪畫、雕塑、版畫等的展示活動。2005年9月琴山畫廊再次搬遷到韓國黑里(Heyri)藝術區(qū)。2007年5月琴山畫廊首家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于北京大山子環(huán)鐵內國際藝術城落成,主要在中國發(fā)掘和培養(yǎng)年輕有為的藝術家,并把他們推向國際舞臺.開幕展覽以“對話”為主題,為中韓藝術家提供交流平臺。琴山希望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促進中國、韓國、日本的當代藝術交流的同時也為亞洲當代藝術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同年琴山畫廊在日本東京的新空間落成,以韓國藝術家金俊的個展作為首展,為實現促進亞洲藝術交流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作為首次參加CIGE博覽會的代表, Juliana畫廊已有28年的歷史。畫廊成立于1980年,成立之初,畫廊舉辦了一系列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韓國藝術家個展及群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Juliana將目光投向LeWitt(路易特), Tapies(塔皮埃斯), 和 Warhol(沃霍爾)等世界大師,并為此策劃了一系列展覽。同時,Juliana將國際藝術最新趨勢引入當時韓國狹小的藝術空間,為韓國的藝術展覽開辟了新方向。最近的10年里, Juliana 活躍在世界各大藝術盛會,增強國際交流以擴大畫廊的國際影響力。4月,Juliana將與波普藝術大師Andy Warhol的兩件作品Kiku和Queen Beatrix of Netherlands一起走進CIGE 2009.
LEEAHN Gallery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為韓國Ci-Gonghua畫廊。16年里,LEEAHN在培育韓國本土藝術的同時,致力于推進國際藝術交流,建立了其在韓國的當代藝術畫廊界的重要地位,并于2007年3月、2008年3月分別舉辦了安迪.沃霍爾,白南準回顧展。此外,LEEAHN計劃于2009年3月20日舉辦達明.赫斯特個展,此次個展將為韓國當代藝術畫上深刻的一筆。本次博覽會,LEEAHN畫廊除有大師級作品展出外,另有年輕藝術家出展,而發(fā)掘并推出當代年輕藝術新銳是LEEAHN畫廊近年來的方向之一。On a pass of the Wood和This Way Out這兩件作品分別來自韓國本土年輕藝術家lee Woo Lim及美籍藝術家Lisa Ruyter. 森林,樓梯間以及大門是Lee Woo Lim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畫面,在光與影之間,天空與樹木之間,男與女之間,樸素與繽紛之間形成強烈的對比。他的作品飽含對神秘力量和魔咒般想象的渴望,引領觀者沖破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界限,進入他奇異的藝術世界。相反,Lisa Ruyter的作品從極其平常的場景中創(chuàng)作而來,一群觀看體育比賽并為之歡呼的觀眾,一個中央公園,一幅街景。Lisa Ruyter融合多種藝術類型于一介平面之上,體現了不同類型的表現形式是如何在一個框架中的共存。
坐落在大山子798藝術區(qū)南門的大倉庫畫廊, Space-DA 成立于2007年9月,其兩位代表性藝術家Ahn Malhwan(安末煥)和GUWooshin(申健祐)分別帶來繪畫作品《樹-對話》及綜合材質作品《眼見不實》。Ahn Malhwan(安末煥)以新的時尚繪畫形式展現現代藝術繪畫的一種新的可能性,也傳達了韓國抒情方式的實質?!稑?對話》中大自然里樹與木的形象,極端簡化的現代文明引導材料和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中的平面底面,以樹-對話的主題嘗試著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事務交流對話。GUWooshin(申健祐)以鋁為媒介在二維構造的基礎上完成了他的新作《眼見不實》,作品源自其青春期后從無神論者轉變成為摒棄宗教的“有神論者”后的思想和感情,仍然反應了他對“靠下部分”的精神反饋。
“美率”——MI YOUL,取意于完美的比率,藝術與科技中完美無瑕的極致,理想中美麗的極點。MI YOUL畫廊由不同背景的專業(yè)人士組成, 雕塑家、畫家、媒體藝術家、設計師、工程師、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們各自用不同形式的語言詮釋心中真正的藝術,與MI YOUL一樣,對美有極致的向往。知名設計師Eui Joo LEE一路走來獲得無數大獎,1998年IDEA(國際杰出設計獎) 3DOME金獎;2007年KIDP(韓國設計振興院)工業(yè)設計國際大獎賽韓國貿易聯合會主席獎;2007 iF Award產品設計大獎。其裝置作品Return to Analog Relaxation 12頁扇面上栩栩如生的蝴蝶與花卉均源于韓國朝鮮時代有“南蝴蝶”之稱的著名畫家南啓宇,這件作品同時也是南啓宇的東方繪畫與現代數字視覺語言的唯一完美結合。
I AM ART 前身為韓國Hongik大學法國文化沙龍所在地。2007年1月于I AM ART韓國首爾正式開幕,畫廊延續(xù)沙龍時期的交流理念,鼓勵藝術創(chuàng)新,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從繪畫到攝影以及不同媒介的藝術作品都是I M ART的關注范圍,發(fā)掘年輕新銳藝術家,支持其交流發(fā)展是畫廊自成立以來不變的信念。李珍珠與李蕙丞是I AM ART的兩位優(yōu)秀年輕藝術家。一位以細膩寫實的手法表現很小的事物和人物,給觀看者帶來越看越發(fā)現更多看點的樂趣,另一位則用“框架”形成內與外空間諧調的同時連接到周邊,在畫面中同時存在通過窗或空隙看到的風景和重疊的多個視線,用自己的感情繪畫出嶄新的空間。
來自慶州的Gallery Miroonamu于1999年建立,畫廊致力于挖掘極具潛力的新銳藝術家并促進文化間的交流,積極參加海內外眾多重要藝術活動如KIAF, CIGE等。Miroonamu也是韓國畫廊協會中的常規(guī)會員,畫廊的北京、上海、新加坡分支目前也在積極籌建中。
位于韓國大邱市的YI SU畫廊成立于2006年。自畫廊成立伊始便活躍于各大國際性藝術盛會,以促進畫廊、藝術家與世界的交流與對話。同時。YI SU畫廊計劃通過一系列的國際拍賣及藝術展讓更多年輕藝術家獲得更好的伸展空間。而坐落于首爾Pyung-Chang 區(qū)的Gallery Sejul,擁有兩層空間,曾于2006,2007年兩度來到CIGE。今年Sejul再一次坐客CIGE。曾以Olran exhibition顛覆西方審美標準的Sejul今年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從阿拉里奧到Gallery Sejul,無論資深,還是正在興起,來自韓國的畫廊與他們的藝術家一起為CIGE 2009繪出絢麗的一筆。
【編輯: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