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展

開展時間:2025-03-25

結(jié)束時間:2025-05-11

展覽地點:松山湖盒子美術館

展覽地址:東莞市松山湖文化藝術街區(qū)A2館

策展人:朱炯

參展藝術家:吉勒·卡隆

主辦單位:松山湖盒子美術館

展覽介紹


以“我要看見”為題,法國攝影師吉勒·卡隆攝影展2024年落地中國。“我要看見”,這是他年少時寫給母親信件中的原話,凝練了攝影師對出發(fā)、探索、見證一如既往的憧憬。

因為要看見,1970年30歲的吉勒·卡隆在柬埔寨報道前線離奇失蹤。

1965至1970年,吉勒·卡隆以鏡頭定格社會日常,聚焦演藝名流,捕捉政治動態(tài),更充滿勇氣地奔赴世界的各個角落,報道沖突甚至戰(zhàn)亂:以色列六日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法國五月運動、北愛爾蘭騷亂、非洲比夫拉戰(zhàn)亂……短短五年的職業(yè)生涯,吉勒·卡隆留下十余萬張照片、數(shù)千個膠卷,許多影像成為歷史重大事件的視覺標志。

無論是面對沖突事件,抑或是藝術現(xiàn)場,吉勒·卡隆所關注和表現(xiàn)的始終是“人”。60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掀起文化的巨浪,吉勒·卡隆在巴黎這個世界的舞臺,捕捉、刻畫歐美文化藝術名流的時代肖像。他的影像常常穿越公共人物精致的面孔,揭示其內(nèi)在的精神面貌。吉勒·卡隆的鏡頭不僅敏銳地洞察他人,也理性地向“攝影”本身觀看。他在各種緊張或繁忙的攝影現(xiàn)場記錄攝影師的工作狀態(tài),思辨“真相”如何被塑造出來。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吉勒·卡隆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盡管他的代表作品在法國幾乎家喻戶曉。本次展覽精選60幅肖像為主的照片,一方面邀請觀眾隨著卡隆飽含情感的洞悉之眼,體會“人之美”,借助他的影像,與世界共情。另一方面展覽也希望向觀眾講述一位年輕攝影師的故事,他短暫而精彩的人生,始終帶著強烈的“看”世界的愿望——攝影,付諸一切行動去“見”——照片,無論是記錄家人孩子的美好時刻還是殘酷現(xiàn)實中的艱難時刻,從不同的角度“見”到生命的價值與力量。另外,今天在藝術場館以藝術的方式重新凝視吉勒·卡隆的照片,意味著攝影記者的攝影史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榱嗣佬g館里的影像藝術史。處于數(shù)字時代的我們,也借由向卡隆致敬,進行一場對攝影來路的深情回望。

我們看吉勒·卡隆所見,因為我們要看見。

朱炯/文

藝術家

吉勒·卡隆

吉勒·卡?。℅illes Caron),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法國塞納河畔訥伊(Neuilly-sur-Seine),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稱為“法國的羅伯特·卡帕(French Robert Capa)”。他是現(xiàn)代攝影史上極其特殊的一位攝影師。盡管職業(yè)生涯短暫,但卻為法國新聞攝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1958年,吉勒·卡隆進入巴黎高等國際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Internationales)進修新聞專業(yè),為期一年。1966年,他加入了此后聲名大噪的伽瑪圖片社(Gamma)。從此,世界各地的重要現(xiàn)場皆有他報道的身影:中東、越南、乍得、北愛爾蘭、比夫拉……哪里有沖突,哪里就有吉勒·卡隆的攝影。對人類尊嚴的持續(xù)關注讓他在短短幾年內(nèi)就達到了一般人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直到1970年4月5日,他在柬埔寨紅色高棉控制區(qū)失蹤。

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卡隆無數(shù)次深入極端事件的前線。但他從未停止熱愛法國“新浪潮”電影和60年代以來的音樂。他時常記錄戈達爾、特呂弗的電影片場,甚至擔任時尚攝影師。這看似與他標志性的戰(zhàn)地攝影格格不入,卻在他的美學詞匯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記。在沖突事件抑或是藝術現(xiàn)場,他所關注和表現(xiàn)的始終是“人”。

策展人

朱炯

任教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教授。從事攝影高等教育三十年。教學領域包括中外攝影史、紀實攝影、攝影寫作和影像策展。

朱炯在教學的同時長期從事攝影史、攝影評論、藝術策展和影像文化研究工作。她擔任《中國當代攝影圖錄》學術顧問。朱炯已在中國攝影各大專業(yè)報刊、媒體上發(fā)表了百余篇文章。朱炯撰寫出版《紀實攝影》教材,主編出版《被遺忘的影像記憶——袁毅平攝影》一書。

在藝術策展方面,二十年來朱炯策劃三十場攝影展覽。朱炯挖掘、培養(yǎng)、推動青年攝影創(chuàng)作,在中國重要的攝影節(jié)平遙、連州、上海、大理、麗水以及藝術空間成功地策劃了年輕攝影師的展覽《輕與重》《關于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重啟》《留&守》《旅程》《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我是路人甲》《呼吸》《尼空貝爾》《風景漩渦》《芬芳一生》等;其中2015年策展作品《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榮獲第六屆大理國際影會“金翅鳥最佳策展人”評委會提名獎和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飛馬杯”優(yōu)秀策展人。2017年策展作品《別樣——法國盧米埃爾電影學院作品》榮獲麗水攝影節(jié)專家推薦策展人獎。朱炯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國家級藝術場館進行影展策展,包括2014年上海美術館法國藝術家SAN BARTOLOME(白尚仁)的展覽《夏日臺球》。2016年中國美術館策展《黑白的冥想----保羅·卡普尼格羅PAUL CAPONIGRO直接攝影展》、《光之煉金術----迪爾曼·克瑞恩TILLMAN CRANE鉑金印相原作展》、2024年中國美術館策展《國色·九歌——王昆峰影像藝術展》。朱炯專注影像歷史研究與策展,2014年策展《往事散記——袁毅平攝影回顧展》(北京中國攝影展覽館)、《被遺忘的影像記憶——袁毅平攝影回顧展》(平遙攝影節(jié))。2016年策展韓國大邱國際攝影雙年展“亞洲特快單元”。2021年策展《中國攝影白皮書封面原作收藏展》(杭州映studio)。2023年聯(lián)合策展《中國面孔》榮獲麗水攝影節(jié)優(yōu)秀展覽獎。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第一屆專業(yè)工作委員會委員,(2023)《地方與講述——首屆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年鑒展》聯(lián)合策展人。2024年福建桂湖美術館策展《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回顧展》(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jié)項目)。2024年在北京798藝術區(qū)映藝術中心策展《半熟少年——賈婷攝影展》,平遙國際攝影節(jié)《她的時間——女性攝影師群展》、北京國際攝影周《元點——大畫幅攝影藝術展》聯(lián)合策展,沈陽1905藝術空間《十七歲我們無所顧忌——吉勒·卡隆攝影展》、2024年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我要看見——吉勒·卡隆攝影展》策展。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