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藝術家簡介


  崔岫聞,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當代獨立女性藝術家,其思維精準深邃,視野廣闊,尤見長于人物的心理解析和精神挖掘,深入于人性的深層矛盾結構,其影像和圖片作品具有獨特的觀念特征,精神氣質和視覺表現(xiàn)簡明細膩,自由而富于想象。

 

  十五年來,作品因觀念視角及題材觸角尖銳數度引發(fā)爭議甚或成為產生廣泛影響的公共事件,《玫瑰與水薄荷》、《洗手間》、《2004年的某一天》、《天使》、《真空妙有》等作品一經面世便深受矚目。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杰出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其成就獲得了國際當代藝術權威機構的高度評價和深度認同,她是第一個在英國泰特美術館展出作品的華人藝術家,其Video代表作《洗手間》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曾榮獲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大獎——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2008蕭淑芳藝術基金優(yōu)秀女藝術家獎”(雙年度大獎,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評選一名)。其作品在藝術市場亦有良好表現(xiàn),在索斯比等其他國際藝術品拍賣行屢度熱拍,深受藏家青睞。

 

  崔岫聞同時也是具有社會影響力的時尚女性,因其獨特的藝術探索和對時尚觀念的前衛(wèi)啟示,獲頒“2010年時裝雜志優(yōu)雅女性評選大獎”、“女性超越夢想——2008時尚COSMO年度女性人物盛典年度時尚女性大獎”,榮獲2003年度“ELLE”雜志全球華人明星大選年度最美麗的人,作為Dior產品觀念領袖,在其代言的Dior凝世金顏系列產品中,充分彰顯了時尚的藝術精神。

 

  崔岫聞秉持奉行慈善理念,熱衷于慈善公益行為,無論是粉紅絲帶對女性的健康關注,海地地震的人文關懷,還是阿拉善環(huán)保行動的綠色呼喚,我們都能傾聽和感受到一個藝術家對于生命的體察和摯愛。

 

  崔岫聞,生于中國哈爾濱,1990年畢業(yè)于東北師大美術系,1996年中央美院研修班畢業(yè)。早期曾經從事油畫創(chuàng)作,其后主要從事影像和圖片創(chuàng)作。

 

  1996年開始油畫作品創(chuàng)作,《玫瑰與水薄荷》系列是獨立創(chuàng)作的開題之作,連同1998年的《舛》系列,因置換視角解讀性別關系,一經展出便引起社會反響,專業(yè)和公共媒體廣泛評論公開討論,使作品成為當時的話題焦點。

 

  2000年開始影像作品創(chuàng)作,第一部錄像作品代表作《洗手間》,因觀念視角及題材觸角的尖銳度引發(fā)社會爭議并成為產生廣泛影響的公共事件:2002年首屆廣州三年展期間,《洗手間》引發(fā)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第一場公共化的法律訴訟事件,其法律勝訴標志著中國藝術家行使藝術話語權利在中國社會獲得公共認同和法律支持。該作品被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收藏,2003年、2005年兩度在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展出。2004年,受邀成為進入英國泰特美術館展出的第一位華人藝術家。之后這部作品被邀請在比利時國際影像雙年展、英國維多利亞美術館及多個重要國際美術館展出。2010年今日美術館再次推出影像作品《神域》。曾榮獲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大獎——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2008蕭淑芳藝術基金優(yōu)秀女藝術家獎”。

 

  1999年開始圖片作品創(chuàng)作,代表作為《2004年的某一天》、《三界》、《天使》、《真空妙有》。作品以精細的心理刻畫和深度的精神解析屢獲關注和熱評。

 

  重要個展包括:《神域》,北京今日美術館(2010);《真空妙有》,臺灣大未來耿畫廊(2010);《一刻鐘》,佛羅倫薩博物館(2007);《天使》,意大利米蘭馬蕊樂畫廊(2007);《崔岫聞個展》, 美國洛杉磯DF2畫廊開幕展(2006) ;《崔岫聞個展》,意大利馬蕊樂畫廊北京展(2004,2006)。

 

  重要美術館展覽包括:2009年:《鏡花水月——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展》布魯塞爾當代藝術中心,比利時;《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當代藝術展,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講·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臺灣美術館,中國美術館)。2008年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在瓦倫西亞55天-瓦倫西亞中國藝術節(jié)》,瓦倫西亞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2007年:《中國——面向現(xiàn)實》,奧地利路德維西現(xiàn)代美術館;《藝術中的溫躍層》,德國ZKM藝術與媒體中心,卡爾斯魯厄;《幻境中的藝術家》,波羅的海文化中心,格但斯克,波蘭;《屏中之眼,新映像——100個影像重構世界》,CASINO,盧森堡。2006年:《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自中國的新圖片和影像》,NASHER美術館,美國杜克;《IDAA 國際數碼大獎》,QUT博物館,澳大利亞;《十三——今日中國影像》,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美國;2005年:《大爆炸-20世紀藝術的毀滅與創(chuàng)造》,蓬皮杜藝術中心,巴黎,法國;《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自中國的新圖片和影像》,維多利亞博物館,倫敦,英國;《比利時國際影像雙年展》,NECHEN,比利時。2004年:《無題——Cui Xiuwen Julike Rudelius Julia Loktev》, 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倫敦,英國;《身體 · 中國》,馬塞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法國;2003年:《那么中國呢?》,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現(xiàn)代藝術館,巴黎,法國;《第一屆布拉格雙年展》,捷克國家美術館,布拉格,捷克共和國;《亞洲城市——網絡》,漢城美術館,韓國;《中國藝術新區(qū)域》,波蘭國家美術館,華沙,波蘭。2002年:《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2001年:《矛盾中的北京——圖片影像藝術展》,芬蘭博物館、赫爾辛基博物館,芬蘭。

年鑒


  1. 個展   2010年“神域”崔岫聞個展 .北京今日美術館   2010年 “真空妙有”崔岫聞個展 大未來耿畫廊 臺灣   2007年“一刻鐘”-- “崔岫聞個展”.佛羅倫薩博物館. 佛羅倫薩,意大利   2007年“天使”-- “崔岫聞個展”. 馬蕊樂畫廊.米蘭.意大利   2006年“崔岫聞個展”DF2畫廊.美國.洛杉磯開幕展   2006年“崔岫聞個展”馬蕊樂畫廊.意大利.北京   2005年“崔岫聞個展”馬蕊樂畫廊.意大利.北京開幕展   2004年“崔岫聞? 闞萱”影像作品雙個展.波爾多博物館.波爾多.法國.   2. 聯(lián)展   2010年 “藝術是什么” 北京時代美術館   2010年 “改造歷史” 2000-2009年的中國新藝術 國家會議中心   2010年 金環(huán) 站臺中國   2010年 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和自我構建 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   2009年 中國:當代的重生 Palazzo Reale博物館,意大利米蘭   2009年 成人童話 別處空間 798藝術區(qū) 北京   2009年 無鏡——女性藝術展 白盒子空間 798藝術區(qū) 北京   2009年 失樂園 方音畫廊 798藝術區(qū) 北京   2009年 主場 白盒子空間 798藝術區(qū) 北京   2009年 鏡花水月——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展   Translucence——Female Contemporary Art from China   歐羅巴利亞藝術節(jié) 布魯塞爾 比利時   2009年 “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當代藝術展 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9年 敘事中國——第四屆成都雙年展   2009年 尋道—尋找中國當代藝術的靈性 弗萊德里克 泰勒 畫廊 美國   2009年 “講·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臺灣美術館.中國美術館   2009年 “19 games”當代藝術展. 梯級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9年 “我有一個夢想:向馬丁·路德金致敬”.Carriage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2008年 “摩登時代 2008”Hangil Gallery.韓國   2008年 “風景的拓撲”瑪吉畫廊(北京)開幕展. 瑪吉畫廊(北京).北京.中國   2008年 觀念演進——中國觀念攝影10年回顧與前瞻. 798時態(tài)空間.北京.中國   2008年 “轉世肉身/越界之身”. TEAPOT 藝術館.柏林.德國   2008年 “進行時.女性”.木真了藝術館.北京.中國   2008年 “我們的未來:尤倫斯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展”.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8年 “中國金”.馬約爾博物館.巴黎.法國   2008年 “在瓦倫西亞55天-瓦倫西亞中國藝術節(jié)”. 瓦倫西亞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瓦倫西亞.西班牙   2008年 “自由地帶”. BSI Art Collection.盧加諾.瑞士   2008年 “漢堡第四屆攝影三年展”.ArtChina Gallery.漢堡.德國   2008年 “深呼吸-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展”.蘇河藝術.上海.中國   2008年 “奇異的滋味”. Leehwaik Gallery.首爾.韓國   2008年 “消費!消費”.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北京.中國   2008年 《轉變中的女性》女性藝術家展. 奧沙藝術空間.上海.中國   2008年 “時差:中國當代藝術新力量-馬德里瑪吉畫廊開幕展”.瑪吉畫廊.馬德里.西班牙   2007年 “中國少女”.Galeria Moriarty.馬德里.西班牙   2007年 “中國來了”,那不勒斯藝術博物館,那不勒斯,意大利   2007年 “天行健-中國當代藝術前沿展”,亞洲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7年 “預感…”,藝術方位,深圳,中國   2007年 “中國-面向現(xiàn)實”,奧地利路德維?,F(xiàn)代美術館,維也納,奧地利   2007年 “棱鏡-中國新媒體藝術展”, 維也納聯(lián)邦總理府,維也納,奧地利   2007年 “今日文獻展”,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7年 “浮游-中國藝術新一代”,韓國國立現(xiàn)代美術館,首爾,韓國   2007年 上海藝術博覽會國際當代藝術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海,中國   2007年 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成都現(xiàn)代藝術館,成都,中國   2007年 “正在建設中--中國當代藝術展”美國,休斯頓,Deborah Colton畫廊   2007年 “十三--今日中國影像“:英國.南安普頓.John Harsard畫廊   2007年 “龍的變身--798藝術節(jié)獨立單元影像展“.北京   2007年 “藝術中的溫躍層”.ZKM 藝術與媒體中心.卡爾斯魯厄.德國   2007年 “接近與疏遠”:中國的影像藝術.多倫多.加拿大   2007年 “加納攝影節(jié)”.加納藝術中心.首爾.韓國   2007年 “幻境中的藝術家”.波羅的海文化中心.格但斯克.波蘭   2007年 “中國廣場”.紐約.美國   2007年 “屏中之眼,新映像”.100個影像重構世界. CASINO.盧森堡   2007年 “Historias Interrumpidas”.視覺藝術展.巴倫西亞,西班牙   2007年 “放大中國”.中國攝影聯(lián)展. Vanvitelliano.布雷西亞.意大利   2007年 “米蘭國際藝術博覽會”.米蘭.意大利   2007年 “現(xiàn)在·上海”北京現(xiàn)在畫廊·上海站開幕展.上海.中國   2006年 “首爾國際攝影藝術節(jié)” 首爾.韓國   2006年 “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自中國的新圖片和影像.NASHER 博物館。杜克。美國.   2006年 “雙性社會中的女性”藝術展覽.2006 唐人畫廊 泰國   2006年 “第六屆莫斯科國際攝影月”.2006照片雙年展。   2006年 “IDAA 國際數碼大獎” QUT 博物館澳大利亞   2006年 “柏拉圖和它的七種精靈“.OC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中國   2006年 “江湖--中國當代藝術歐美巡回展”.JACK HILTON GALLERY.紐約.美國   2006年 “十三--今日中國影像“:紐約P.S.1當代藝術中心.紐約.美國   2006年 “觀察與被觀察“.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廣東   2006年 “不動聲色”當代藝術展.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6年 “情劫”.北京仁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6年 “首屆5×7”(平遙)照相雙年展.平遙.中國   2005年 “藝術就是弄假成真”--“‘柏拉圖’和它的七種精靈展”.OCT當代藝術中心.北京.   2005年 “電子園林”國際新媒體藝術展(上海證大現(xiàn)代藝術館開館展)   2005年 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連州.廣東   2005年 “ 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來自中國的新圖片和影像.維多利亞博物館.倫敦.英國.   2005年 第二界中國藝術三年展——“未來考古學”.南京博物院. 中國   2005年 比利時國際影像雙年展.MECHELEN.比利時.   2005年 “明日,不回眸——中國當代藝術”.臺北關渡美術館.   2005年 “東方主義電子藝術”.東京畫廊.北京-798.   2005年 “體溫”.紀念安徒生誕辰200周年全球慶典之——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中華世紀壇.北京.   2005年 “云雨”.北京現(xiàn)在畫廊.   2005年 “語言的閣樓”.北京3/4畫廊.   2005年 “喻體與鏡像”.北京新銳藝術計劃.   2005年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TS1當代藝術中心第一回展.北京.中國   2004年 無題“CUI XIUWEN、 Julike Rudelius、 Julia Loktev”泰特現(xiàn)代美術館. 倫敦.英國.   2004年 “過去與未來之間-來自中國的新攝影及影片”.國際攝影中心及亞洲協(xié)會.美國紐約.   2004年 “崔岫聞? 闞萱”影像作品雙個展.波爾多博物館.波爾多.法國.   2004年 “身體 ?中國”.馬塞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馬塞.法國.   2004年 “出神入畫”華人攝影新視界.臺北當代藝術館.臺灣.   2004年 “窗外”.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東京.日本.   2004年 “第十一回”日本國際行為藝術節(jié).東京.長野.名古屋.日本.   2003-2004年 “光陰”. 意中藝術工作室, 維泰博/羅馬, 意大利,   2003年 “中國藝術現(xiàn)在”.MARELLA畫廊.米蘭.意大利.   2003年 “光陰”.維德爾博博物館.維特里布.意大利.   2003年 “那么中國呢?”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現(xiàn)代藝術館.巴黎.法國.   2003年 “第一屆布拉格”雙年展.捷克國家美術館.布拉格.捷克共和國.   2003年 “亞洲城市——網絡”漢城美術館.韓國   2003年 “中國藝術新區(qū)域”波蘭國家美術館.華沙.波蘭.   2002年 “帶來不便多包涵”當代藝術展.泰國.丹麥.   2002年 “東亞婦女和他們的歷史”當代藝術展.漢城女性藝術公社.韓國.   2002年 “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2002年 “日常的——中國當代藝術”.韓國.日本.泰國.丹麥.   2002年 “跑、跳、爬、走”.遠洋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2年 “以色列影像雙年展”.特拉維夫.以色列.   2001年 “痕”中國圖片、影像藝術展.藝術加油站.北京.   2001年 “建構的真實”北京觀念攝影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   2001年 “中國-德國新媒體藝術周”.藏庫新媒體藝術中心.北京.   2001年 “米變”藝術展.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臺灣.   2001年 “矛盾中的北京”圖片影像藝術展.芬蘭博物館、赫爾辛基博物館.   2001年 “與達利對話”.法蘭西畫廊.上海.   2001年 “制造中國”.一森畫廊.美國.   2001年 “對話·第三狀態(tài)”.巴里博物館.意大利.   2000年 “北京影象”十位藝術家眼中的北京.北京.   2000年 “亞太媒體藝術”展.亞太媒體藝術中心.布里斯班.澳大利亞.   2000年 “后物質影象展”.紅門畫廊.北京.   2000年 “與我有關”中國實驗藝術圖片展.三亞畫廊.上海.   2000年 《今日新聞》觀念藝術展.香港藝術公社.香港.   1999年 “差異的詫異”塞壬藝術工作室聯(lián)展.萊德藝術中心.北京.   1998年 《世紀.女性》藝術大展.收藏展.外圍展.北京.   1998年 《兩性平臺》藝術展.泰達藝術博物館.天津.   1998年 “Sense&Sensibility”聯(lián)展. Schoeni畫廊.香港.   1997年 中國藝術展當代油畫展.上海美術館.上海.   1997年 “都市人格?1997”藝術組合展.成都.中國.   1996年 第八界油畫研修班畢業(yè)創(chuàng)作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3. 公共收藏:   u 中國美術館   u 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   u 西班牙瓦倫西亞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   u 以色列博物館   u 比利時尤倫斯基金會   u 美國AW Asia基金會   u 瑞士BSI基金會   u 瑞士??退囆g機構   4. 私人收藏   u 法國   u 意大利   u 英國   u 德國   u 美國   u 瑞士   u 日本   u 韓國   u 新加坡   u 中國   u 香港   u 臺灣   6. 個人所獲獎項   u 榮獲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2008蕭淑芳藝術基金優(yōu)秀女藝術家獎”(雙年度大獎,全球華人女性藝術家評選一名);   u 榮獲“2010年時裝雜志優(yōu)雅女性評選大獎”;   u 榮獲“女性超越夢想——2008時尚COSMO年度女性人物盛典”“年度時尚女性大獎”;   u 榮獲2003年度“ELLE”雜志全球華人明星大選年度最美麗的人;   u 1998年與其他三位女性藝術家創(chuàng)立“塞壬藝術工作室”,并在1998世紀女性藝術大展中榮獲女性藝術學社獎。   6. 學術活動   u 2010年北京今日美術館“精神藝術:一種新的方向與可能——《神域》崔岫聞個展學術研討會”   u 2008年深圳OCT當代藝術中心“重疊的視界:當代藝術的跨領域實踐”座談會;   u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和國際形象國際論壇”;   u 2010年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從電影看當代藝術的電影痕跡和自我構建”研討會。   7. 作品爭議性事件   u 2003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因展出藝術家崔岫聞的Video作品《洗手間》,引發(fā)了中國當代藝術最早一起頗為轟動的訴訟案例,受到媒體及社會的高度關注。   8. 文化藝術活動:   u 2003年法國外交部長、文化部長訪華,作為嘉賓與王蒙、莫言、姜文、崔健一同被邀約接見;   u 2005年應法國“LANCOME”集團邀請赴法一周,通過了解“LANCOME”歷史及發(fā)展,從藝術家的角度進行創(chuàng)作,闡釋“LANCOME”的內在品質及法蘭西的優(yōu)雅,創(chuàng)作作品用來拍賣,款項捐助給慈善機構;   u 2006年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夫人訪問四分之三畫廊,應邀與其他女性藝術家一同與安南夫人交流女性創(chuàng)作問題;   u 2008年3月8日在上海蘇河藝術畫廊接受網易女人頻道專訪;   u 2008年12月11日時尚COSMO女性超越夢想活動接受SOHU女人頻道專訪;   u 2008年第10期ELLE20周年風尚大典-“風格她時代”19位女性偶像賀ELLE20歲;   u 2008年 作為DIOR產品觀念領袖,參加“DIOR與中國藝術家”在尤倫斯的藝術展   u “愛溢巴蜀,川游不息”―“2008時尚之旅-長安福特-精彩四川”活動;   u 2009年 應邀與蘇菲瑪索等知名人士參加Chaumet北京店開幕慶典;   u 2009年“女性超越夢想——2009時尚COSMO年度女性人物盛典”頒獎嘉賓;   u 2010年1月,應邀作為藝術界嘉賓參加MCM上海首家旗艦精品店開業(yè)慶典;   u 2010年作為重要藝術家嘉賓被LV邀請參加上海旗艦店開業(yè)慶典。   9. 品牌合作項目   u 2008年應邀與世界頂級時裝奢華品牌Fendi(芬迪)合作,在西五畫廊為一款Fendi Baguette手袋進行藝術再創(chuàng)作和特殊空間展示;   u 2008年與Dior(迪奧)合作,被推舉為產品觀念領袖,代言Dior凝世金顏系列產品,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國內各大品牌時尚雜志廣為推介;   u 2009年在《悅己》雜志2009年8月號與鉑金首飾合作,專題闡釋鉑金的珍貴品質;   u 2010年卡地亞首飾項目合作“中國女藝術家卡地亞”。   10. 個人著作   u 《私密空間》崔岫聞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6   11. 作品發(fā)表   (1)書籍部分   u 《Avatars And Antiheroes》 by Claudia Albertini. COVER   u The 80 most renowned Chinese artists “CHINA ART BOOK” by UTA GROSENICK CASPAR H. SCHUBBE   u “HORIZONS” A Book About Travel ---- Ivorypress London·Madrid·Geneva 2008   u 《China Artbook》(中國當代藝術) by UTA GROSENICK,CASPAR H.SCHUBBE 2007   u 《China Onward》 by LOUISIANA MUSEUM   u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 呂澎 北京大學出版社   u 《墻》高名潞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u 《世界美術工作室-中國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 河北美術出版社   u 《中國當代美術圖鑒-1979-1999觀念藝術分冊》 魯虹主編,黃專主持 湖北教育出版社   u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 2005 朱青生主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u 《另類的尖叫-世界女性主義藝術思潮》 周青編譯 九州出版社   (2)藝術專業(yè)雜志及文學雜志部分   u 《ART FORUM》(美國)2006年   u 《ART IT》(日本) 2006年4月號   u 《ArtReview》(英國) 2006年3月號   u 《Fahrenheit》(墨西哥) 2008年8月號   u 《FLASH ART》(意大利) 2003年3/4月號 2003年7-9月號   u 《C-International photo magazine》(美國) 2006年2月號   u 《NY ART》(美國)2005年第5/6月號 封面   u 《N.PARADOXA-international feminist art journal》 (英國) 2003年第11期   u 《Photonet》(韓國) 2007年4月號   u 《SPOON》 2005年11月/12月號   u 《藝術世界》(中國)   u 《藝術新聞》(中國) 2005年第1期   u 《藝術家茶座》(中國)   u 《讀書》(中國)   u 《山花》(中國)   u 《中國藝術》(中國) 2006年12月號   u 《藝術當代》(中國) 2008年7月號   u 《當代學院藝術-美術叢刊第九期》(中國) 1997年12月出版   u 《青年文藝家》(中國) 1996年第五期   u 《美苑》(中國) 2004年第2期   u 《東方藝術 2005年第3期   u 《當代藝術與投資》 2008年第7期 總第19期   u 《藝術收藏+設計》2009年7月   u 《在藝術》2009年8月   u 《Hi ART》2009年4月   u 2010年4月5日 雅昌藝術網現(xiàn)場報道:2010-2011崔岫聞“真空妙有”臺北大未來耿畫廊個展   http://gallery.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101630   u 《世界藝術》2010年4月 《五個不同的我》   u 《藝術銀行》2010年3、4月 《崔岫聞:我想把女性的一生做完整》   u 《No Art》2010年1月刊   u 《藝術信息》2010年4月 《崔岫聞2010-2011個展》   u 《世界藝術》2010年5月   u 《藝術當代》2010年4月   u Artslant New york Professor Karetzky 2010.4   http://www9.artslant.com/ny/articles/show/15735   u 中國新聞網《崔岫聞水墨書寫生命軌跡把中國精神比作母乳》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10/03-13/2167343.shtml   12. 電視及平面媒體報道:   (1)國內電視臺:   u 中央電視臺——半邊天 1998年   u 中央電視臺——半邊天2002年   u 北京電視臺——人物專題   u 山東衛(wèi)視電視臺——人物專題   u 山西衛(wèi)視電視臺——人物專題   u 重慶衛(wèi)視電視臺——人物專題   u 福建東南電視臺——人物專題   u 香港無線電視臺——人物專題   (2)國外主要電視臺及報紙:   u 英國BBC電視臺——人物記錄片   u 日本富士電視臺——人物專題   u 韓國電視臺——人物專題   u 紐約時報 2006年/2008年7月31日   (3)國內時尚雜志及平面媒體:   u 《VOGUE》 2008年第6期   u 《時尚芭莎》 2008 2009   u 《時尚Cosmo》 2008年   u 《時尚Cosmo》 2001年   u 《ELLE》2002年 第9期   u 《ELLE》 2003年 第12期   u 《ELLE》 2008年 第10期   u 《追求》   u 《風采》 2005年第4期   u 《虹》   u 《中國時裝》   u 《健康之友》   u 《嬌點》   u 《樂》 2005年第5期   u 《THAT’S BEIJING》   u 《U magazine》 2008年第4期   u 《Lufthansa exclusive》 2008年第4期   u 《CGM數字娛樂技術》 2007年第6期   u 《視點》 1998年第八期   u 《健康與美容》 2000年第五期   u 《河南畫報》 1998年7、8月合刊   u 《女性大世界》 2000年9月號   u 《時裝》 1998年第四期/2004年第四期   u 《時尚健康》 2004年第2期/2004年第5期/2006年第10期   u 《都市青年報》 第1030期   u 《青年時訊》 1999年   u 《新周刊》 2003年   u 《中國攝影》 2008年11月號/ 2005年   u 《科技與生活——財富生活》 2008年3月號   u 《財富時代》 2008年第3期   u 《周末畫報》 2008年6月   u 《MAP Magazine 城市指南》封面 2005年11月   u 《生活》 2007年5月   u 《紅周刊》 2003年4月17日/2003年4月24日   u 《北京娛樂信報》 2000年12月29日   u 《21世紀報》 1998年6月17日   u 《北京青年周刊》2006年第30期/2008年第9期/2008年第33期/2008年第48期   u 《璀璨人生》   u 《時尚芭莎》2009年3月刊   u 《時尚旅游》2009年4月   u 《悅己》   u 《商品評介TARGET》2009年7月/2009年10月   u 《Beijing Tailer》2009年5月   u 《北京青年周刊》2009年12月 第51期   u 《時尚cosmo》2009年2月   u 《虹Madame Figaro》2009年4月   u 《時裝》男士版 2010年3月3日 第230期    《風尚志》 2010年第5期    《EllE》 2010年4月    《京華時報》2010年3月   《富世》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