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王廣義:“85新潮”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思想啟蒙

來源:《廣州日報》 2007-12-13
參與了“85新潮”的藝術家們大多都具有很深厚的哲學人文素養(yǎng),在充分了解了西方哲學思想,同時又通曉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場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藝術運動。因此,當時的85新潮運動也被稱為是“學者”創(chuàng)作。

  王廣義、舒群所在的北方藝術群體的興起,是85新潮運動興起的標志之一,他們講求理性的繪畫,探索藝術語言的理性勝過一切,而東西方的哲學思想又對他們的作品線索形成了主要和直接的關系。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北方藝術群體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王廣義。

  記者:能不能簡單談談,您是如何投身85新潮這樣一場藝術運動的?

  王廣義:我們北方藝術群體成立于1985年,當時,從各個美術院校畢業(yè)的學生自發(fā)組織起來,經(jīng)常探討一些學術方面的問題,形成了一個團體固定的交流,對我而言,最初是認為北方的自然景觀具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創(chuàng)作了一批作品。85年到87年,實際上我對藝術的看法發(fā)生了一些改變,我發(fā)現(xiàn)在美術史上有許多經(jīng)典的藝術作品對今天具有很大的影響,于是,我又創(chuàng)作了一批后古典系列,在這個系列中,我將一些古典名作作了修改,消失了其中的細節(jié),還原了古典精神中一些最基本的東西。80年代后期對我來說最為重要,那個時候,我創(chuàng)作了對我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毛澤東系列》,因為我發(fā)現(xiàn),對于人們生活具有真實影響的是國家、人們所受的教育,而這是我創(chuàng)作的基本目的。

  記者:當時,大量的西方哲學、美學思想開始涌入。

  王廣義:不錯,當時,中國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大量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著作開始涌入,這些翻譯過來的著作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那時候,只要新出了一本著作,大家就會買來進行討論。當時的特定的哲學氣氛導致了那時候的許多藝術作品都有很強的哲學意味。

  記者:那么,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將東西方不同的思想和藝術風格融合起來?

  王廣義:對每個藝術家來說可能都不同,對我而言,剛剛開始創(chuàng)作的一些北方題材的作品是完全東方的想法,后古典系列是東方藝術對西方的影響,我把對我們有影響的作品進行了修正,這實際上表示了我對西方的一些東西的否定,經(jīng)歷了一個由認識到否定的過程。后來,我又創(chuàng)作了《毛澤東系列》。

  記者:我們究竟應該把85新潮運動看成是一場藝術運動還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王廣義:我認為,85新潮運動有雙重的意義。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上看,思想啟蒙性的含義更大,而從它對藝術界自身的發(fā)展來說,它奠定了許多非常重要的基礎和線索,它的影響超出了藝術的領域,藝術家以學者身份探討的許多問題,對其他領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