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o-三重奏
開展時間:2025-02-22
結(jié)束時間:2025-04-20
展覽地點:瑀空間
展覽地址:上海市靜安區(qū)北蘇州路1040號
參展藝術(shù)家:黃龍、周圓、茲德內(nèi)克·康瓦利納(Zdenek Konvalina)
主辦單位:瑀空間
?瑀空間 ASTRA ART榮幸宣布展覽《Trio-三重奏》將于2025年2月22日開幕,展期持續(xù)至2025年4月20日。?此次展覽將呈現(xiàn)黃龍、周圓與茲德內(nèi)克·康瓦利納(Zdenek Konvalina)三位藝術(shù)家的三十余件作品。展覽圍繞三重奏的概念展開,通過運動、物質(zhì)性和語言的交匯,生成一場持續(xù)發(fā)生、流動的樂章。
“Trio”既是一種演奏形式,也是一種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本次展覽不僅關(guān)注繪畫、雕塑等媒介內(nèi)部的表現(xiàn)形式,更試圖在不同媒介之間建立一種交錯的張力,讓藝術(shù)語言在互動中生成新的意義。三位藝術(shù)家分別在各自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探討身體、感知、時間性及其在空間中的流動,他們的作品在相互呼應與碰撞中,構(gòu)建出一個多層次的感知場域。
來自捷克的Zdenek Konvalina是一位國際知名的芭蕾舞者,他的創(chuàng)作摒棄了繪畫中與敘事、造型和傳統(tǒng)相關(guān)的元素,而是直接將繪畫與節(jié)奏、韻律及痕跡產(chǎn)生聯(lián)系。****?在他的作品中,繪畫成為了近乎單純的對于行動的記錄,一種對物質(zhì)接觸與主體間性關(guān)系的顯現(xiàn)。?這種表達方式與他作為資深表演藝術(shù)家對空間、身體與運動的理解和認知息息相關(guān)。
黃龍的創(chuàng)作聚焦于精神分析與繪畫的交叉領域。他敏銳地意識到,人類文化的內(nèi)核是由語言和圖像構(gòu)建的“能指-所指”系統(tǒng)所驅(qū)動,而他的工作正是試圖打破這一系統(tǒng)的封閉性,探索其內(nèi)部的裂隙與可能性。?黃龍的工作“呈現(xiàn)了無意識下,創(chuàng)作從文字過渡為圖像的詩意自我填充過程”。?他希望表達圖像與文字,空間性與時間性上的一種不穩(wěn)定的平衡。這是一種詩人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一種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意義上“在秩序(語法)開始運行之前構(gòu)建語言的動作”。
?周圓的雕塑像是即興的舞蹈——他從不依賴事先的規(guī)劃或“彩排”,而是將塑形過程完全交予直覺性與身體性的驅(qū)動。?他的雕塑作品強調(diào)物質(zhì)的觸感,依賴肌肉記憶和身體動作,使創(chuàng)作過程成為一種現(xiàn)象學體驗。雕塑的創(chuàng)作,包含了更多肉身的感知與直覺性的反應,這讓周圓的工作具備了相當?shù)奈璧感裕荷眢w的運動牽引著意識的運作,讓身體與空間的關(guān)系在瞬息間改變,同時又維持著二者間微妙的平衡。
三位藝術(shù)家在各自的媒介中探索表達的邊界,并力圖觸及哲學家喬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所討論的“對工具性語言的超越”,以及“恢復語言潛能”的可能性。正如三重奏中的音樂家在獨立表達的同時形成整體性的交響,本次展覽的三位藝術(shù)家,無論是從個人化的視角出發(fā),還是在構(gòu)建空間敘事的過程中,都在不斷延續(xù)著三重奏的表演。他們的作品在空間中彼此呼應、對抗、融合,最終達成動態(tài)的平衡。對于那些用雙眼“聽見”這場三重奏的觀者而言,這不僅是一種智識上的審美體驗,更是一種對自由的深刻體悟。
關(guān)于藝術(shù)家
?黃龍?,1994年出生于北京。2017年畢業(yè)于美國猶他大學,獲得純藝專業(yè)藝術(shù)學士學位。2021年畢業(yè)于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shù)與設計學院,獲得純藝專業(yè)藝術(shù)碩士學位。
黃龍的繪畫呈現(xiàn)了前意識下,創(chuàng)作從文字過渡為圖像的詩意自我填充過程。他在圖像與文字,空間性(靜止)與時間性上尋求一種不穩(wěn)定的平衡,以及二者作為相反概念存在的同時性。
個展經(jīng)歷
2024《邊境物語》, 伯年藝術(shù)空間, 北京, 中國;
群展經(jīng)歷
2024 《限時游離》,WAS藝術(shù)中心,寧波,中國;
2024 《Neon Jungle Nocturne》,荔枝一號,倫敦,英國;
2024《Setup! 安裝!-- CYE流動展廳計劃》, 明園美術(shù)館, 上海, 中國;
2024 《意外之歌》, 沒頂畫廊, 上海, 中國;
2023《The Healing Power of Art and Music》,Iconic Images Gallery, 倫敦, 英國;
2022《冬季展2022》,EDA藝術(shù)空間, 深圳, 中國;
2022《The ING Discerning Eye 2022 Exhibition》, Mall Galleries, 倫敦, 英國;
2022《Tendencies in Painting》,London Paint Club, 《Tendencies in Painting》, 倫敦, 英國;
2022《Sunny Art Prize 2022 (London Group Exhibition)》,Sunny Art Centre, 倫敦, 英國;
2021《Modern Archetypes》,GALERIA AZUR, 馬德里, 西班牙;
2021《中央圣馬丁藝術(shù)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畢業(yè)展》,Candid Art Trust, 倫敦, 英國;
2021《序言》, PEARLONA 大客廳, 上海, 中國;
2020《中央圣馬丁藝術(shù)與設計學院中期作品展》,Apiary Studio, 倫敦, 英國。
獎項
2022 “Sunny Art Prize 2022”入圍藝術(shù)家, 倫敦, 英國;
2022 “Signature Art Prize 2021/22”入圍藝術(shù)家, 倫敦, 英國;
2021 “Global Design Graduate Show 2021 in collaboration with Gucci ”入圍藝術(shù)家, 倫敦, 英國。
駐留項目
2022 “Elephant Lab X Art Gazette”夏季駐留項目, 倫敦, 英國
作品被泰康美術(shù)館收藏
?周圓?,1976年出生,2015畢業(yè)于倫敦藝術(shù)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切爾西藝術(shù)學院(ChelseaCollege of Arts),獲純藝術(shù)碩士學位。現(xiàn)工作生活于深圳。
周圓的創(chuàng)作方向多元,涵蓋繪畫、雕塑、裝置、行為等多種形式與風格,橫跨具象與抽象領域。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在陶藝和繪畫,主題多與人體和臉部藝術(shù)相關(guān)。受到網(wǎng)絡“表情包文化”的啟發(fā),他嘗試通過作品探索人類的臉部與身體如何像“鏡子”般反映和折射外部客觀世界與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他堅持直覺性創(chuàng)作,注重深度思考,卻避免依賴過多邏輯推理,讓作品在特定客觀條件下自然生成。本次展覽呈現(xiàn)的兩件大型陶瓷雕塑為周圓最新系列作品(宙際植靈系列),抽象形態(tài)造型尤為獨特,仿佛有靈性能量的外太空植物,賦予了陶藝一種未來神秘主義的色彩。
近期個展
2024 “心物”,無垠空間,深圳;
2023 “磨喝樂”,Nowhere畫廊,鄭州;
2023 “環(huán)序”,雅昌深圳藝術(shù)中心,深圳;
2022 “瓷起筆伏”,深圳光明美術(shù)館,深圳。
近期群展
2024 “浪潮來臨時”,汕頭博覽中心,汕頭;
2024 “破皮卡”,鄭州Nowhere畫廊,鄭州;
2022 “泥好,我們想開了”,屁墩兒實驗室;
2022 “交互的未來”,深圳羅湖美術(shù)館,深圳;
2021 “溫度”,佛山美術(shù)院當代陶藝邀請展,佛山;
2021 “舊圖像式的挽歌”,東京畫廊,北京;
2020 “敘事消費”,深圳安云藝術(shù)中心,深圳;
2019 “造物”珠海無界格力美術(shù)館,珠海;
2019 “夢想展”,香港藝術(shù)中心包氏畫廊,香港;
2019 “駐足久觀”抽象展,OCAT-LOFT白墻色界;
2019 K(not)t An Exhibition 2019 全國藝術(shù)巡回展;
?茲德內(nèi)克·康瓦利納?,1979年出生于捷克,1997年畢業(yè)于布爾諾音樂學院,成為一位職業(yè)芭蕾舞演員。2002年至2006年在休斯頓期間,康瓦利納開始繪畫,作品曾在休斯頓、多倫多、蒙特利爾和倫敦展出,并被多個機構(gòu)收藏。2014年芭蕾演員退役后,他正式從事繪畫,現(xiàn)居倫敦和柏林。
康瓦利納將多種概念和想法融入于作品之中,他巧妙地將身體運動、心理運動及隱喻性的運動以圖像拼貼的方式結(jié)合。在作品中以獨特的韻律探索著抽象構(gòu)成的界限,并將自己過往的芭蕾舞經(jīng)驗與抽象表現(xiàn)主義繪畫融合??低呃{著重于過程本身,除了仰賴身體心智的即時反饋,他追求實踐潛意識中的概念、思想、形式、記憶及提示等,并著眼于探究物質(zhì)與精神的比例關(guān)系,展示了物理世界和數(shù)字世界之間的互動。
展覽經(jīng)歷
2024 "Art Central Art Fair, Hong Kong Art Basel Week 2024", Rich Art Gallery, Group Presentation, 香港,中國;
2024 "Prima Nova II", Circle Culture Gallery Berlin, Group Exhibition, 柏林,德國;
2024 "Prima Nova II", Circle Culture Gallery Hamburg, Group Exhibition,漢堡,德國;
2023 "Prima Nova II", Circle Culture Gallery Berlin, Group Exhibition, 柏林,德國;
2023 "Prima Nova II", Circle Culture Gallery Hamburg, Group Exhibition, 柏林,德國;
2023 "Art Taipei Art Fair 2023", Rich Art Gallery, Group Presentation,臺北,臺灣;
2023 “Exhibition by Gallery RED”, Baodt, Group Exhibition, Gallery Red, 帕爾馬坎帕尼亞,西班牙;
2023 "Joie de vivre!" Rich Art Gallery, Group Exhibition, 臺中市,臺灣;
2023 "New Paintings" Benoni Galleri, Solo Show,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ouse of Finn Juhl, 哥本哈根,丹麥;
2023 "What's missing is on purpose nothing" Cova Gallery, Solo Show, 埃因霍溫,荷蘭;
2023 Art Herning Art Fair, Benoni Gallery, Group Presentation, Herning, 海寧,丹麥;
2022 "Great Things, Small Doses" Cova Gallery, Group Show, 埃因霍溫,荷蘭;
2022 "Panorama", Cohle Gallery, Group Exhibition, 梅諾卡島,西班牙;
2021 “Zeit für Brot”, Artists Positions, Solo Show, 柏林,德國;
2020 “Take a deep Breath”, Cova Gallery, Solo Show, 埃因霍溫,荷蘭;
2020 “Screen time is up”, Artists Positions, Group Show, 柏林,德國;
2019 "Edition 1.0" AXS ART, Group Show, 柏林,德國;
2019 “Screen Paintings" MtArt&Meeri Moilanen, Solo Show, 倫敦,英國;
2019 "Between Two Worlds", Painted House Museum, Solo Show, 特雷比克,捷克共和國;
2019 “Transmission Readiness” Azaro Art Spaces, Group Show, 漢堡,德國;
2019 “Open Ealing” curated by Jack Jones, Group Show, 倫敦,英國;
2018 “Tanzenden Stern” MtArt, Solo Show, 倫敦,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