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劉彤彬:被酒瓶抱著的行者

開幕時間:2024-07-20 15:50

開展時間:2024-07-20

結束時間:2024-08-25

展覽地點:逸空間畫廊

展覽地址: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qū)興隆大街50號5棟101

策展人:陳婭

參展藝術家:劉彤彬

主辦單位:劉彤彬

展覽介紹


逸空間榮幸地宣布劉彤彬個展「被酒瓶抱著的行者將于7月20日開幕,展覽將呈現(xiàn)藝術家近期全新創(chuàng)作,本次展覽是自藝術家2022年個展「彡彡野行記」后我們?yōu)樗囆g家舉辦的第二次個展。

“行者想證明,詩意被他安居于這塊大地之上。璀璨的星空與蜿蜒的堡壘,也不比他人純潔或高貴。他的雙目在大地之上,看世間何有尺規(guī)。

行者想尋覓,隱喻里的象征、悖論中的浪漫、杜康的熱烈與詩意的清涼,行旅在想象中持之以恒神游造物。

被酒瓶抱著的行者啊,在形象的空間中他是酒神的祭司,沿著圖像的邊緣走遍大地。”

——引言

2022年的劉彤彬曾在此舉辦名為**「彡彡野行記」**的個展,不少作品源于他長達數(shù)年的行走積累。早在2016年的川西采風之旅中,我就見他使用金銀黑的馬克筆在筆記本上進行不拘一格的田野創(chuàng)作。而后對射烏山這樣粗糲工業(yè)遺跡在地藝術項目的參與,似乎加速了他面向金屬材料的探索。如果說兩年前的“野行”,帶來的是圖像語言的轉換契機,那么今天的劉彤彬則構筑出了另一個奇特的媒介世界,一個既不算復古流行,也不屬于賽博朋克的當代潮流工業(yè)觀。

他以鋁板和汽車漆重新演繹了技術改造與藝術表達不可拆分的共生關系,不變的是印痕之于版畫的特殊意義,一如疊加在光滑漆面上木刻般的刻痕力度,一如經過不規(guī)則的邊緣切割拼湊出的破碎花心,一如留存著工業(yè)幾何線條卻又施以人工戲謔的汽車零部件。媒介材料和制版技藝繼續(xù)產生互動,閑情逸致的創(chuàng)造潛力和工業(yè)化的技術質感也因此同頻共振。

鋁作為一種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輕金屬,是當今人類社會最常見、最經濟適用的材料之一,它廣泛存在于我們的餐飲、建筑、交通,和手邊無數(shù)的電子產品里。這一隱蔽的日常性,是否也像極了版畫藝術的緣起與緣生:一個基于科技、經貿、生產方式、大眾消費而形成的巨大產業(yè)鏈,和這場旦暮之業(yè)中不熄不滅的實驗精神。

660℃是鋁的熔點,是它區(qū)別于其他金屬的物理特性。既然當代藝術已不局限于某個特定媒介,版畫的前衛(wèi)傳統(tǒng)也不斷向我們提出質疑:快速迭代的新舊趣味如何兼容這個喧囂的后工業(yè)時代?如何將堅硬的全金屬外殼變成生活接納的一部分?**當“野行”的步履沉淀為強烈的藝術直覺和對材料的高度敏感,劉彤彬找尋到了極具視覺辨識度的表達手段,一種融合了商業(yè)應用和流行文化、隱入日常卻又對抗庸碌的版畫技術范式。**而這一切都源自對一塊鋁基材料的延展與再造,更加立體的觀念圖景也由此呈現(xiàn)。

劉彤彬,1995年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版畫系。1998-1999年文旅部派遣專家赴非洲厄立特里亞工作。2002年起工作于江蘇省美術館。

現(xiàn)為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江蘇版畫院院長、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藝委會委員、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庫成員、江蘇藝術基金評委庫成員、全國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專家?guī)斐蓡T。

作品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和國家、省部級展覽并獲獎。策劃組織了諸多全國和省級展覽和推廣項目,以及實驗藝術和研發(fā)項目。出版多本畫冊,作品被多家美術機構收藏。

陳婭,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獲碩士學位。現(xiàn)為江蘇省美術館策展人、展覽策劃與研究部副主任、文博副研究館員**。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