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物境——繪畫樣本研究計劃

開幕時間:2018-01-20 16:00:00

開展時間:2018-01-20

結束時間:2018-03-10

展覽地址:北京順義區(qū)后沙峪羅馬湖左堤路6號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策展人:李裕君

參展藝術家:黃志瓊,侯煒國,孟小為,申樹斌,鄭成俊

主辦單位:不同藝見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藝術起源于勞動”之說一向被認為是一個唯物主義的藝術發(fā)生學理論。當然,我們并不是要再次討論關于藝術起源的問題,而需說明的是“勞動”的主體是“人”,人具有自由的意志和意識,意識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藝術作品的產(chǎn)生是以人為基本的手工由勞動而達到的高度完善。因此,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表現(xiàn)。當人們滿足了物質的生活需求之后,便會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這時候藝術便產(chǎn)生了。
  “物境”作為此次展覽的關鍵詞,也許讓人會覺得有些漫無邊際或充滿著想象力的空間。事實上,這個主題是來源于梁啟超的“一切物境皆虛幻,惟心所造之境為真實”的唯心主義思想的體現(xiàn)。繪畫作為最基本的藝術形式,其一是用來表現(xiàn)人們心中的理想狀態(tài),二是反映著社會的現(xiàn)實和時代的價值。在藝術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每一個持之以恒地堅持以繪畫創(chuàng)作為探索實踐的藝術家,如果沒有強大的信念、堅守以及頓悟,是無法能夠對繪畫有些許的建樹或成就的。為此,我們透過藝術作品來感受藝術家情感的抒發(fā)和自由生活的歷程,也進而尋找我們自己的“烏托邦”,并激發(fā)出我們對于生活的熱愛。
  不同藝見藝術中心推出的“繪畫樣本研究計劃”特邀黃志瓊、侯煒國、孟小為、申樹斌、鄭成俊(韓國)五位藝術家進行比較、研究和共同展出的想法正是來源于他們有不同的探索起點、語境、趣味以及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和生存的背景。這五位出生于不同年代、國家和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藝術家,他們都以嚴肅、認真和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來創(chuàng)作作品。他們的作品所呈現(xiàn)的的視覺藝術效果從精神層面,物質層面,從當代藝術本身,從觀念藝術本身,為我們探討“歷史”與“當下”、“中心”與“邊緣”、“物境”與“心境”提供了有效的樣本。并且,通過對作品的分析我們會看到他們所付出的心血和精神,以及彼此之間的尊重和理解,也能直接看出他們繪畫作品的文化性和藝術方式的多元性。
  五位參展藝術家的繪畫風格和語言都是獨特的,都是關注于他們自身的領域和興趣,通過作品的觀念以及人與動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自身的精神和身體來反映人對生命體的一種質問和對人們所面臨的文化指向性問題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希望能通過與五位參展藝術家之間智慧的碰撞,更多的提供給觀眾理解作品的多種可能性,來豐富、延展作品對人文的關懷、對人性問題的研究、對人類的終極問題的探索、對人們精神層面的探求。主要也是想鼓勵來自不同地域和文化區(qū)域的公眾、專家和藝術家有一次深度的對話。目標就是讓觀眾共享共有的或者是有爭議的對待這次展覽和作品本身的興趣和想法。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