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介紹
“彭先誠:四時最好是三月”,為彭先誠二度于臺灣舉辦之個展,其擅長沒骨畫法,以清雅拙樸見長。“四時最好是三月”出自晚唐詩人韓偓,以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jié)春天比喻人生中的青春時期,緬懷時光的流轉與逝去。
彭先誠的畫作往往留心于四季流轉的幽微意象,而四時景物之變化,其曾言:“春醒夏茂,秋凋冬殘,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常常使我內心涌起莫名的傷感或快慰。但我自認為此種感受不宜用畫筆直抒再現,而是將其蒙養(yǎng)于心。待我臨紙?zhí)峁P,方能萬千感受流諸筆端”。
本次展覽精選彭先誠近年的精彩花鳥與人物新作,整體意象的構成以“游春圖”系列與“麗人行”系列為主,作品點綴鞍馬人物,或以鞍馬人物為主補景,或大面積留白,或以書法分割空間等手法玩味墨韻,經營種種春色融融之境;而彭先誠以馬為主題的經典系列作品,如《馬球圖》則是以筆墨與物形結構相合所達到和諧統一,搗墨千杵,熟中求精,熟中生變。“十二生肖”更是彭先誠花費許久心力錘煉之作,各個生肖的神韻、靈氣、形態(tài),無一不維妙維肖。彭先誠的沒骨畫法之中見骨,虛靈而筆力勁健,墨色豐富,結構堅實,能巧妙地將漢唐藝術之風融入筆端。畫風清雅明麗,單純拙樸,高古而具現代人情感,真摯動人。
彭先誠,1941年生于四川成都?,F為中國國家一級美術師,四川省詩書畫院專業(yè)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其作品先后被中國美術館、美國康乃爾大學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四川省博物館、浙江美術館、深圳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大英博物館、香港藝術博物館等藝術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