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以藝術的方式生活"

開幕時間:2016-11-15 15:00:00

開展時間:2016-11-15

結束時間:2016-12-15

展覽地址:電子科技大學實驗藝術館

參展藝術家:俸正杰,郭偉,郭晉,羅發(fā)輝,羅敏,宋永平,王承云,薛松,楊冕,趙能智,周春芽

主辦單位:電子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展覽介紹


毛里求斯,一個美麗,多彩和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群中國藝術家去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戴著遮陽帽,留著長發(fā),背著畫板,面對大海,顏色撒了一地……這是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看似漫無目的地躺在海邊,搭訕美女,暢飲啤酒,跳著不規(guī)范的舞蹈,當然還顯擺業(yè)余的高爾夫……這哪里是藝術家,分明就是玩家,是游客,是度假。

這些都是表象,真相是他們在吃喝玩樂中還有另一根神經(jīng)是張開的,就像章魚的觸覺敏感而貪婪,他們貪得無厭地吸著海風、鮮花、美女和葡萄酒的香氣然后融進血液再把它們揮灑在畫面上,把你帶入迷幻的世界。

這就是生活的藝術。

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則是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是德國現(xiàn)代藝術大師博伊斯說的。也有人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不相信這句話,我不相信沒有喝過咖啡的人能把咖啡從進入嗅覺、味覺、感覺再到尿液的全過程出神入化地寫出來。誠然,三毛沒有去過撒哈拉也把撒哈拉寫出來了,但是你怎么知道她上輩子沒有去過?或者夜里沒神游過?至少她的藝術神經(jīng)是可以到達那里的,因為她的生活很多都在旅游中度過。

有了生活的質量才有藝術的質量,在今天的藝術概念中,一件作品只是藝術家生活的一個痕跡,無數(shù)的作品才能還原藝術家的一生,而不是那種用一生來完成一張畫,把歷史,政治,哲學,文學全部容納進去。對不起,繪畫就是繪畫,太重的負擔她承受不起。也擔當不起,不然拿哲學來干什么?一副作品就把哲學囊括了,你讓黑格爾,康德,尼采怎么活!

那些背起畫板,在海邊、鄉(xiāng)村、工廠顏色撒了一地的人,他們除了模仿大自然以外,還模仿藝術家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年代久遠的藝術家。

大家還記得梵高嗎?在梵高的時代,因為戶外寫生而改變了藝術的方向,而今天所謂的寫生不但改變不了什么,而且還聽命于主辦方和現(xiàn)實場景,藝術家的獨立呢?自由呢?思想呢?你的藝術形式呢?沒有了這些,你一天畫十張又有什么用?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