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國際女性藝術特展
開幕時間:2016-07-23
開展時間:2016-07-23
結束時間:2016-10-30
展覽地址:龍美術館(西岸館)第一展廳階梯展廳
策展人:王薇
參展藝術家:楊妹子,文俶,惲冰,潘玉良,方君璧,陳佩秋,喻紅,向京,曹婓,姜杰,草間彌生,小野洋子,崔素榮,施林·奈沙,易絲·布爾喬亞,奇奇·史密斯,瓊·米歇爾,麗莎·約斯卡瓦吉,翠西·艾敏,珍妮·薩維爾,米瑞安·坎,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奇,比特利茲·米拉塞斯,馬琳·杜馬斯,等
主辦單位:龍美術館
“她們:國際女性藝術特展”作為國內首次以古今中外優(yōu)秀女性藝術家為主題的、具有歷史回顧意義的展覽,將呈現(xiàn)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04位女性藝術家,跨越十個世紀的優(yōu)秀作品。
展覽將她們視為一個整體,講述女性崛起的故事,歷經(jīng)古代的自我湮沒,近現(xiàn)代的自我解放,當代的自我觀照與自我表達,展現(xiàn)女性藝術家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與薄發(fā)于外的創(chuàng)造力。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湮沒的自我;解放的自我;觀照的自我;表達的自我。
湮沒的自我
早期的女性藝術家較少,有存世作品的女性藝術家更是寥寥無幾。她們的藝術才華如同她們的生活一樣長期被隱蔽,湮滅于歷史夾縫中,湮沒于男性主導的藝術體系之下。在以男權意識為主體的畫壇中,她們的創(chuàng)作題材單一,創(chuàng)作手法受制于家學傳統(tǒng)。
解放的自我
20世紀初,西方文化對中國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一些女性在思想啟蒙運動影響下從受壓迫、受歧視的群體中解放出來,從家庭走向社會,積極參與到政治、文化活動中去,成為新一代女性。這一時期女性藝術家人數(shù)大為增長,并有部分女性藝術家授課于高等藝術院校。她們追求自由,追求藝術,在當時的畫壇灑下了濃墨重彩。
1949年新中國誕生,廣大女性徹底翻身解放,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思想成為主流。女性藝術家隊伍迅速擴大,以藝術宣傳的方式,自覺投身到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大潮中。
觀照的自我
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女性藝術家開始從個人的經(jīng)驗出發(fā),探索符合自身的表達方式,關注生命,領悟自然,表現(xiàn)凡人瑣事及生活點滴。通過她們的藝術觸覺去體悟生命、情感和人生意味。她們跨越主體與客體的界限,跨越民族與國家的分野,甚至跨越時空的長河,在這里相遇。
表達的自我
從18世紀到今天,伴隨著后現(xiàn)代結構主義的發(fā)展,女權主義得以拆解一統(tǒng)化的主體意識和宏大敘述,去超越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的二元對立,轉向女性具體的生活經(jīng)驗,挖掘其中的差異與共性。“世上沒有抽象的女性”,世上也沒有抽象的女性藝術家。多元的表達脫胎于多元的主觀經(jīng)驗,但不等于狹隘的個人主義。自我終將在開放的討論中不斷深化,表達終將成為連接每一個自我的通路。
我希望通過“她們:國際女性藝術特展”讓更多的人關注女性的藝術成就,理解女性的情感世界。女性遠比男性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她們不僅要擔負家庭的重擔,還要迎接時代的競爭。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往往體現(xiàn)在女性是否接受教育,是否得到尊重。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價值,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桿。我相信在人文主義色彩愈加濃郁的當今社會,本次展覽會是對所有人的一次提醒——了解她們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關注她們正在實現(xiàn)的,推動她們希望實現(xiàn)的。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