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風水月——張肇達書畫藝術展
開幕時間:2016-01-18 15:00:00
開展時間:2016-01-18
結束時間:2016-01-25
展覽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高碑店鄉(xiāng)水南莊通惠河畔惠河南街1109號《藝術市場》美術館
策展人:周進,文迪
參展藝術家:張肇達
主辦單位:《藝術市場》雜志社
2016年1月18日,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督辦、《藝術市場》雜志社主辦、《藝術市場》美術館、《藝術市場》畫院協(xié)辦的“松風水月--張肇達書畫藝術展”在位于國粹苑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藝術市場》美術館拉開帷幕。
“松風水月--張肇達書畫藝術展”是繼“楮墨間--張肇達書畫藝術大展”之后,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藝術市場》美術館又一次主題性大展。展覽開幕當天,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副總經(jīng)理、《藝術市場》雜志社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代柳梅女士,《藝術市場》雜志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藝術市場》美術館館長、中央電視臺“尋寶”欄目組專家李學偉先生,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趙為民教授,中國將軍詩書畫院秘書長周小獻將軍,國學大師、四觀書院院長周易玄先生,鑒賞家、北京文博學院院長陳步一先生,畫僧空山法師等近300余位嘉賓出席。
本次展覽分為羅漢系列、禪境系列、詩歌集(書法)三個單元,共計展出作品80余件。無論是富內涵、生氣、境界的羅漢系列,還是求深度、厚度與廣度的禪境系列作品,亦或是重抒情、心象和意趣的詩歌集,都是張肇達把藝術作為法備氣質的視覺表達和融合東西方現(xiàn)代文化精髓、藝術思想的媒介延伸。張肇達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修行者,他把自己的生活體驗、藝術創(chuàng)作與禪宗思想相互印證后,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走進張肇達的藝術世界,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寡欲故靜,有主則虛,以虛養(yǎng)心,以德養(yǎng)身,以仁養(yǎng)天下萬物,以道養(yǎng)天下萬世”藝術生命的現(xiàn)時體悟。在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張肇達借用了繪畫、雕塑、書法、詩歌、時裝設計等諸多藝術表現(xiàn)形式,從哲學層面闡述了中國文學藝術的精神所在,用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人文情懷。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李學偉館長、北京文博學院院長陳步一先生同為鑒賞家、藝術家,兩者從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的角度對張肇達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解讀與充分的肯定。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趙為民教授,中國將軍詩書畫院秘書長周小獻將軍,國學大師、四觀書院院長周易玄先生,畫僧空山法師,策展人文迪女士及本次展覽主角張肇達先生都從各自的角度對本次展覽進行了解讀。北京大學文化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趙為民教授作為張肇達先生的老朋友,從“歷史的記憶”“精神的表白”“哲學的思考”三個層面對其作品的文化價值進行了分析與解讀。隨后賦詩一首:“松生風里色,月入水中空;心物相交集,天人自可通。”表達了對張肇達先生在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中所取得成績的肯定與贊賞。國學大師、四觀書院院長周易玄先生與畫僧空山法師則從國學、佛學的角度做了主題發(fā)言。中國將軍詩書畫院秘書長周小獻將軍從畫緣與修養(yǎng)上對張肇達先生做了介紹。張肇達先生的愛女,本次展覽策展人文迪女士則從家庭、創(chuàng)作、展覽的呈現(xiàn)方式上進行了解讀。
畫道無為,無念為宗。是梵語“禪那”之略,譯為思維修、靜慮,意思是成就內心的寂靜,使之如實認識所對之境。修行的通途是戒、定、慧,最深的智慧一定是在定止寂靜之中方能開啟。禪是一如,生死涅槃法法道同。禪是萬法,萬千方便無有高下。禪是說,說則雷霆貫耳入木三分;禪是默,默則批評了法音落地一無所得。禪有心,有為則了之莫生牽掛;禪無心,無心恰恰用,一月印千江。禪有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語默動靜起落自然。禪無相,由幻而生還由幻滅,法無定法空空如也。張肇達找到了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的本真。
張肇達堅持從生命體驗出發(fā),超然于社會個體的感官愉悅和生存焦慮,追求人類共同審美理想的藝術實踐。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傳承發(fā)展背景下一種自主選擇的角度進入,是在進行一次非常有益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話語體系的構建,是中國歷史人文傳統(tǒng)自信基礎上的現(xiàn)代精神性重構,是在“和而不同”的世界藝術潮流中的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