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濔——王焱個展

開幕時間:2015-10-24 15:00:00

開展時間:2015-10-17

結束時間:2015-11-10

展覽地址:今日畫廊

策展人:朱興國

參展藝術家:王焱

主辦單位:今日藝術匯?今日畫廊

展覽介紹




解讀王焱作品的幾個關鍵詞

文/朱興國

物質性

西方繪畫具有強烈的儀式感,與其重物質性有關。東方繪畫也注重物質性,但其對意圖的實現(xiàn)遠重于結果。而西方繪畫在觀念的變現(xiàn)和結果之間達成某種相對的平衡,繪畫的精神幾乎全部由繪畫的結果承載,某種意義上說,繪畫的物質性就是其精神所在--這種東西方“紀念碑性”異同造成美學上的差異,不僅繪畫,涉及藝術的方方面面。王焱對物質性追求使得其作品具有某種儀式感,這種儀式感牽引他對媒材的物質性有近乎瘋狂的迷戀,在長時間的探索如何賦予物質高度精神性的同時,又使他對東西方繪畫藝術的“刺點”有深刻的體驗。

留白及圖像符號

留白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最為獨特的語言邏輯體系特征之一,這是脈絡中的基因,山水花鳥是中國繪畫最為典型的永恒母題,既無需蓄意彰顯也不必刻意回避,關鍵是語言轉換的程度及切入角度的時代性。引用傳統(tǒng)繪畫圖像或符號的創(chuàng)作方式并不鮮見,但目的層次均有別,通常與媚俗、戲謔調侃有關,甚至不知所云。王焱作品中卻是誠懇而自然的,很顯然傳統(tǒng)元素的出現(xiàn)并非他的目的,更不是噱頭,而是他的性格、對禪意的渴慕,對物質性的浸淫所生成的不謀而和,換句話說,是傳統(tǒng)母題選擇了這個階段的他,而不是他選擇了母題。

王焱作品簡淡靜謐不失濃郁,含蓄內斂中藏有濔聲潺潺,幽冷而親切,熟悉又陌生。細讀畫面,精準生動的花鳥魚蟲與率性的留白,來自于宋代生成的平淡天真的美學基因,不做作不刻意,率性而為,靜察生命來去,微觀體悟禪心,從而消弭我執(zhí)溫雅的簡淡、圖式的高度控制與強烈的情緒達到一種和解,濃稠厚積的媒介轉換不但沒有影響水面或留白部分的通透靈動,反而因為對物質性強烈的偏執(zhí)使平靜的畫面注入涌動的生命力;高冷潔癖般的調性、雕刻般的儀式感一掃蟲魚把玩之趣,達到含蓄內省寧靜幽深,又具有強烈表現(xiàn)性的時代美學新特征。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