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os旭HiOK”——徐永旭個展
開幕時間:2015-08-15 15:00:00
開展時間:2015-08-15
結(jié)束時間:2015-09-27
展覽地址:雙方藝廊
參展藝術家:徐永旭
「Helios的魂魄重生在這地球另一面的美麗島上?!供?張元茜
「Helios旭HiOK」─ 徐永旭個展,為雙方藝廊2015年5月開幕首展后第一檔藝術家個展,將于8月15日完整呈現(xiàn)徐永旭過去兩年來二十余件的全新立體雕塑作品。依循雙方藝廊學術策展、研究出版和公眾教育之理念與實踐,本次展覽邀請資深策展人張元茜研究策劃,針對徐永旭作品與創(chuàng)作理念提出全新的觀察視角與論點。展名「Helios旭HiOK」經(jīng)策展人與藝術家多次對話與討論選定為「Helios」(赫利奧斯)(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前一代太陽神,赫利奧斯每日乘四馬金車在天空中奔馳,從東到西,晨出晚沒,用光明普照世界)和旭HiOK (HiOK為藝術家名字中旭的臺語發(fā)音)作為一種在巧合、命定、態(tài)度、精神的連結(jié)與對照。不同於過往大多數(shù)研究者以材質(zhì)、哲學、身體和形式作為切入的觀點研究,張元茜雖以此研究脈絡為基礎,但卻向外拓展并選擇從希臘神話與藝術再生的全新角度來觀看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內(nèi)涵與精神。策展人在徐永旭的生活以及強調(diào)身體性的作品中,看到了如太陽神Helios般長時間反覆相同地動作,自身的心理、生理時而細微時而強烈的起伏展現(xiàn)於作品肌理上,讓作品成為了藝術家自我身體的另一個重生形式,如同神話中日復一日的再生。
此外,相對藝術家以肉身苦行般的身體投入,在點、捏、搓、塑,及身體痛感與重復單調(diào)的周而復始中,創(chuàng)作出巨大、陽剛的作品形式,再以火燒淬煉之,策展人則從另一陰性觀點,以其作品線條柔美與陰性空間的創(chuàng)造,里外不分,內(nèi)外反轉(zhuǎn),凹凸不決,對於作品進行多元分析的對照與呼應,為其整體作品開創(chuàng)更完整的論述與定調(diào)。
自徐永旭榮獲國際最具重要的陶藝競賽之一「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首獎」后,他的創(chuàng)作為以陶藝作為媒材的立體雕塑與裝置開創(chuàng)出嶄新的路徑與方向,擺脫了『陶』既厚且重的先天限制與刻板印象,以極大極薄化呈現(xiàn)輕盈的量感,化重量於視覺上的無形,并同時以柔美、陰性的手感表達與空間翻轉(zhuǎn),呈現(xiàn)出陽剛/陰柔、低限/繁復,外/內(nèi)、單一/重疊等的豐富語匯和特質(zhì)。
在展覽專文中張元茜提及『藝術的再生及再現(xiàn)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時最重要的動力。再生的過程通常是先斬除強大自我,再由「付出」、「交付」的方式創(chuàng)造新的我』。因而在觀賞之時,觀者不僅體驗媒材中難見的「大」與「薄」作品,見證藝術家本人與作品的身體互動,同時也可透過神話來閱讀藝術家反覆動作背後挑戰(zhàn)不可能的極限,及藝術家創(chuàng)作歷程的冒險故事。
徐永旭,1955年生於高雄市,2007年取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學位。曾於臺灣、紐約、日本、韓國、北京等地擔任駐地藝術家;於2008年一舉拿下國際陶藝競賽「第八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首獎」。作品曾於美國、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韓國、澳洲等地展出。
張元茜,資深策展人及藝術評論人,現(xiàn)任亞洲文化協(xié)會臺灣基金會執(zhí)行長、策劃過眾多劃時代指標性展覽,諸如「粉樂町─臺北東區(qū)當代藝術展」(2001至今;曾巡回展至澳洲、香港)、「土地倫理─富邦地景藝術」(1998)、「盆邊主人:自在自為」(199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