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我們還能用什么將這個城市串連? ——水介質

開幕時間:2014-07-19 15:00:00

開展時間:2014-07-19

結束時間:2014-08-19

展覽地址:廣州越秀區(qū)北京路314號 UN SPACE 聯(lián)合書店五樓展廳

參展藝術家:義飛,何子健,眼跳工作室

展覽介紹


“任何城市都可能是同一個城市”,這是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中提出的觀點,對于卡爾維諾來說,城市或許由無數的節(jié)點、故事、碎片……拼貼而成。但是,我們還能用什么將這個城市串連?
我們選擇了“水”,水在此成為了串連城市的媒介。
人們逐水草而居,每一個文明的發(fā)源地,都有著名水源;人們繞集市而居,最初的城市形態(tài)由此形成。“市井”這個詞正說明了“因井為市”的造城原理,許多城市的形態(tài)都因其所處的江、河、湖、海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而形成了各自特點。反觀我們所居住的城市,這或許是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之地。我們試圖通過對“城市與水”關系的考察來探討關于城市的公共性問題。此外,這也是我們自身的一個契機,讓我們得以重新體驗與認識城市。對于大眾來說,對城市與水的關系大多停留于視覺觀看階段,此時的水僅為一種自然景觀。而當這種觀看延展為相對深入的體驗之后,水將演變?yōu)橐环N社會景觀。 
“水介質”以廣州為對象,以水為線索,分別調研了食、住、行等不同方面與水的關系,如一碗最日常的“艇仔粥”,其中包含了食材的采集、水產品的流通集散、進食的場所、經營的方式、消費的人群等諸多因素。而渡口、渡船所折射出的正是社會結構與生產方式演變所導致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變化。
此次展覽為廣州聯(lián)合書店“三地加乘 用力發(fā)聲”文化季主題展之邀請展,藝術家楊義飛、何子健、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學生陳紫欣、龐先龍、王健瑜、周婷婷組成的“眼跳工作室”共同完成了課題的調研與呈現。此次展覽僅為起點,展示階段性調研成果,此課題還將繼續(xù)深化,以期透過“水”這一個點,由點及面地深入我們所處的城市及為我們所陌生的真實日常生活。

部分參展藝術家主頁


作品預展